虽然在大战期间,帝国海军建造了“齐柏林”级舰队航母,而且前两艘均在大战结束之前完工,而通过建造“齐柏林”级舰队航母,帝国的造船厂掌握了很多与建造航母有关的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但是受帝国海军在战后的发展影响,帝国造船工业在大战期间积累来的建造技术几乎全
荒废掉了。
当时,帝国的船舶工程师甚至需要通过翻阅中国在大战期间提供的航母建造手册来了解航母的建造技术。
这就是,“拜仁”级航母的主要使命是用搭载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对付中**队的远程反潜巡逻机,用搭载的反潜直升机对付中国海军的攻击潜艇,掩护帝国海军的战略
潜艇
北大西洋执行巡逻任务。
直到一九八四年,帝国海军才开始动工建造以搭载常规起降战斗机为主的大型航母。
虽然“提尔茨”号在一九九零年动工,二号舰“俾斯麦”号在一九九二年动工,但是受经济不景气、以及帝国的基本政策转变影响,“提尔
茨”号到冷战结束的时候只完成了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建造量,而“俾斯麦”号的建造工作仅完成了不到百分之二十。两艘航母最终都在船台上解
。
显然,击败帝国海军的不是中国海军,而是时间。
事实上,这也是帝国海军对这被命名为“拜仁”的航母的定
。
当然,“雷德尔”级的现,让帝国海军的航母发展走上了正确
路。
受到影响的还有“雷德尔”的第二艘,即“希佩尔”号,该舰在冷战结束的时候,只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建造量。
问题是,“提尔茨”级超级航母与ju-610轰炸机一样,诞生的时间太晚了。
这一,在中国海军的航母上
现得淋漓尽致。要知
,任何时期,中国海军的航母上搭载的攻击机都要比战斗机多得多。在多用途战斗机的
能有了本质
改善之后,中国海军甚至不再为航母
备专用的制空战斗机。
说白了,航母在诞生的那一天就不是以防御为主的战舰,而是一以延伸航空兵打击范围为主的海上平台。
要知,真正的航母必须以攻击为
心。
罗不是一天建成的,帝国海军也不可能直接建造超级航母。
可以说,除了排量略小一些,持续作战能力略差一些,“提尔
茨”级的各项
能都不比中国海军的超级航母差。
到帝国海军打算建造航母的时候,别说技术工人,连合格的工程师都没有几个。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这就是“提尔茨”级超级航母。
此外,“雷德尔”级是常规动力航母,而且主动力是蒸汽锅炉。
四年后,帝国海军开始建造战后的第二级航母。
因为在一些关键技术,特别是蒸汽弹上遇到了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所以帝国海军的第二
航母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而是一
以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为主,执行反潜任务的载机战舰。
一九八八年,帝国海军完成了第四航母的设计工作,并且在两年之后获得了帝国联
国会拨款。
当然,只是名义上的航母。
因为依然没有研制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蒸汽弹
,所以这
被命名为“雷德尔”级的大型航母采用了
跃起飞与阻拦降落的战机起降方式。受起降方式影响,其搭载的重型舰载战斗机实际上只
备有限的制空作战能力,基本上不
备攻击能力,所以“雷德尔”级依然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提尔茨”级如果建成的话,绝对能够媲
中国海军的超级航母。该级航母的满载排
量达到了八万八千吨,
备四座
反应堆,最
航速达到三十一节,此外
备了四台蒸汽弹
,能够搭载三十六吨的重型舰载战斗机,最多能搭载包括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在
的八十四架舰载机。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第一航母是直升机航母,即只在尾
设置了一个大型直升机起降平台,搭载数架大型反潜直升机,其主要使命也与航母没有关系,更像是一架以直升机为主的反潜战舰。
一级航母。
也就是说,航母的价值在其攻击能力上。
显然,这大大落后于时代。在帝国海军准备建造“雷德尔”级的时候,中国海军已经废弃了所有常规动力航母的建造与设计工作,所有正在建造的都是动力航母,而且打算今后全
建造
动力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