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楚汉争鼎
  4. 第558章 对峙

第558章 对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不是,秦昭王当然知战机稍纵即逝,若是错过这次机会,秦军为了灭掉赵国就会付更大代价,但是秦昭王别无选择,因为白起的战功太大太了,秦昭王发现他已经没什么可以封的了,如果再让白起灭掉赵国,他脆就只能退位让贤了。

毕书现在已经是国公了,若他再斩立战功,平定关中楚王登基称帝之后,必然还会有新一的封赏群臣,届时他毕书必然要再晋一爵,从国公再晋一爵不就封王了?那不是摸楚王的逆鳞,不是自己找死么?

定了定神,白墨问叔孙婴:“叔孙将军**,城中还有多少粮?”

“嘿。”叔孙婴恨恨跺脚,转去了。!~!

可不知为什么,白墨心总是到一丝隐隐的不安。

“不行。”白墨断然拒绝“连齐王韩信都不是毕书的对手,我军趁夜前去袭营,岂不等同于自寻死路?凭着上庸城,我军或者还可与楚军勉周旋一二,若是城野战,则必败无疑,本相绝不行此愚蠢之举。”

所以,毕书只想将白墨的汉军主力牵制在上庸,从而给其余各路伐汉大军创造机会,毕书甚至已经在考虑,等其余各路大军打关中、白墨被迫回师咸时,他是不是需要来一个轻敌贸,让他的师兄打一个伏击?

白墨正站在东门箭楼上眺望城外的楚军大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城中粮已经只剩万余石。”叔孙婴“若只供应五万大军,还可勉撑半月,可问题是城中还有二十多万百姓,他们也快断粮了。”

白墨总觉得自己好像疏忽了什么,可是每次反复梳理自己的思路,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在哪里疏忽了。

回到咸之后,白起也终于回过味来了,所以当秦军战事不利,秦昭王不得已想再次起用白起时,白起就死活不肯领兵征了,因为白起已经看得很清楚,若他领兵征,战事若不利得死,战事若胜利他还得死,只有托病不,或者还能够保命。

叔孙婴:“可这样最多也就撑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呢?”

就在这个节骨上,阶梯上忽然传来了蹭蹭蹭的脚步声,回看时,只见御林中郎将叔孙婴已经挎着剑大步上了箭楼,及至近前又拱手作揖:“丞相,城中的存粮看就要接济不上了,再这样耗去可不成。”

##########

平大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白起正准备趁胜灭掉赵国之时,却最终却等来了秦昭王的撤兵诏令,以致错失了灭掉赵国的最佳时机。

白墨又是一阵没来由的心烦,大汉国国势唯艰哪。

真是秦昭王不懂得战机稍纵即逝的理吗?

白墨默然,是啊,半个月之后呢?半个月之后城中肯定会断粮,可白墨敢肯定,城外的楚军绝对不可能断粮,去年楚国治各郡可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又岂会缺粮?放望去,白墨正好看见有一队粮车正逶迤开楚军大营。

白墨的眉越发的蹙,沉声:“这样,上派兵将城中所有的粮以及羊全都集中起来,从今天始,城中百姓也跟着将士们一样,统一粮,将士粮减半,百姓粮只二成,能让他们维持命不致饿死就成。”

{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至于说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故秦大将白起的前车之鉴。

叔孙婴:“丞相,要不夜袭楚军大营,拼吧?”

正是于这样的考虑,秦昭王才个在灭赵的关键时刻召回白起。

不过遗憾的是,白起估了秦昭王的心,最终还是被赐死了。

望着城外密密麻麻、重重叠叠的楚军营帐,白墨再次开始梳理自己的思路。

楚汉两军已经在上庸对峙了一月有余,潼关、北地、上郡各个方向也是风平浪静,无论是楚军、韩军、燕军、赵军、北貂军还是月氏人,至少从目前迹象看,还本没有突破汉军防线攻关中的迹象,咸依然是稳如磐石。

白墨难对付其实只是原因之一,其中更层次的原因毕书本没法对人说,那就是这一次,他必须保证汉国灭亡,而他这一路大军又不能斩立战功。

毕书仕楚也有十多年了,毕书对楚王项庄的心也有了足够的了解,毕书非常清楚,国公已经是功勋大臣们所能够获得的最级别的爵位了,至于说比公爵更级的王爵,那就是楚王的逆鳞,谁敢凯觎谁就得死。


【1】【2】

章节目录